top of page

3. 建筑行业就业指南Ep3|图解建筑设计师工作流

Johnson Wang

12, 06, 2019

第一期的时候我们说了建筑行业的整体产业链,上一篇讲了建筑公司适合新人的两种职位。所以这次,我们来挑战一点高难度的。还记得之前说的五个主流就业方向吗?建筑商,分包商,供应商,监管机构和设计咨询类。我们今天就重点讲讲工作内容最多,最复杂,也最烧脑的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内容。

某种程度上说,设计师的工作和建筑商非常类似。两者都是对资源进行分配和整合,只是建筑商做的事情是让楼在现实层面上能够盖起来,而设计师做的事情则是让楼在法律层面上能够盖起来。是的,一般人对于建筑设计师的刻板认知就是-----画图。但是实际上,他们工作中更重要的部分则是合规化,也就是让这栋楼顺利通过各类五花八门的行政审批(当然,画图肯定也是逃不掉的)。接下来来,我们就通过分拆设计师在一个项目不同阶段中的工作内容,来搞清楚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首先,看回这个在第一期出现过的项目流程图。当时说过,这是一个简化的不能再简化的流程图。实际上,这个流程图前半段发生的所有事件,都是该项目的建筑设计师带节奏的结果(后半段则是建筑商带节奏)。而对于设计师本身来说,这一段其实还可以分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申请DA,申请CC和开始施工。

先说申请DA,DA是Development Application的缩写,直译就是开发申请许可。从以上这个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出,在开发商告知设计师要求后,这时候设计师已经能出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图了。开发商的要求相对比较简单,基本都是和钱有关的。但是各类政府机构对于设计的要求才是真正的重头戏,而满足他们的过程则是合规化的本质。所以这里要先说一个重量级Consultant,就是Town Planner。实际上,Town Planner也只是咨询师中的一种,但是由于他比较重要,所以这边就单独列出来了。设计师找Town Planner的原因在于,他们能够给出政府对于该地区城市整体规划的意见,而这则是项目能否实施最基本的条件。如果Town Planner说这个项目造不了,政府已经定调子了,那么设计师也就不用浪费时间找后面那些咨询师了。

假设项目过了第一道卡,Town Planner觉得可以做,只是要满足一些条件,那他就会给设计师列出一个大清单----里面是他觉得项目材料递交审批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可以理解为接下来要找的咨询人员和领域的清单),比如本地有很多树,这些树哪些能砍哪些不能砍,不能砍的怎么处理。这时候设计师就要按照清单,把这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挨个找专业咨询人士去出报告出方案解决掉。例如前面说的砍树的例子,那么就去找一个植物学家来,对那块地上的植被做个研究,出份报告-----专业人数认定的哪些树能砍,哪些树不能砍,不能砍的树要怎么保护,等等。

而这一切的合规化工作都必须满足三个原则----这三个原则也是项目DA能否获批的关键,它们分别是Building Code of Australia, Local Environmental Plan 和 Development Control Plan。第一个是建筑业通用的标准,对全澳洲的项目都适用。第二个则是环境保护的要求,统一立法但是实际要求可能依地点而变化。第三个则是本地Council对社区发展的要求(相信我,如果你真的干这个,最难搞的就是这帮人)。Council的要求可能很奇怪,比如不允许你造某种某种颜色或风格的房子,理由是影响市容。但是相对来说,前两个法规是绝对不能违背的原则,而Council的要求相对弹性一些。设计师的所有合规化工作的本质就是通过咨询各个专业领域人士来确保自己的图纸和项目规划的相关内容都符合以上三份文件。具体会涉及多少领域,请多少咨询师,依项目而定。

在实际的工作中,设计师的工作流程不可能是像流程图中这样简单明了的线性工作(实际上,为了把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整合成一个流程图的线性逻辑,花费了我的大量脑细胞)。实际工作中的场景往往是,同时和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专业人士/机构进行咨询,而他们每提一次意见,也就意味着设计图要改一次......而咨询不同专业之间可能也存在先后逻辑关系,比如开发有地库的项目,就必须先找土质工程师再找结构工程师,因为结构工程师的地基打多深,地库用哪种墙,取决于土质工程师提供的报告。这也就造成了设计师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并不是画图,而是了解倾听各方对于项目合规化提出的专业意见,并在满足这些要求的情况下,在有限的自由空间中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

所以,老资格的设计师往往都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通过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而来。这些知识储备意味着在一些场景下,他们可能无需咨询专业人士就能直接上手作图。举个例子,我同事的师傅,据说他通过一棵树的品种,就推断出了树下面的土质,从而知道了地基要怎么打(老司机的江湖传说)。对于新人来说,最重要的技能可能并不是创意或制图能力,而是细致和理解能力。毕竟,真正“奏效”的新人都是那些可以迅速理解各个专业领域报告内容,并将内容反映在图纸中的人,而细致则可以规避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虽然往往还是都会有问题出现,lol)。

那么回到流程图,假设项目材料终于通过了DA审批,那么就进入准备CC,也就是建造许可的阶段了。其实也就是再准备一波材料。需要符合的原则还是Building Code of Australia,以及之前通过DA后Council给出关于项目注意事项的一串长长的清单。这些最终是交由PCA(Principal Certifying Authority)机构审核,通过后就能得到CC了,从原则上来说,这个项目就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了,设计师的工作也就做完了。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众所周知,设计师是要为房子的质量承担责任的。因为这样,设计师就必须要确认建筑商确实是按照他画的图纸来造的。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师也会时不时的去工地看看,确保建筑商没有胡来。

另外一点要特别说明的则是,注意看流程图右边的设计图版本更新-----这只是依照从拿开发商需求到拿到CC的整体流程逻辑做的大致归类,就已经有5个大版本了。实际上,在DA和CC相关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可以说是每来一份报告,设计图就改一次,所以一共项目的设计图在到最终施工前可能已经被改了几十次了。所以--------对你身边的建筑设计师朋友,或者前辈好一些,毕竟......算了,不说了。

估计现在你已经对作为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了。所以设计师类的入门职位还是比较清楚明了的:Architect Assistant。工作内容大致有两个:第一个,就是画图,画很多图。逻辑是这样的,一般入门级的都会先画一个类型的室内局部布局,比如说你专门画楼梯的布局,那么你就把整个项目所有楼梯布局细节都画了。然后画不同项目的楼梯布局,直到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改进,你成为”楼梯大师“之后,你就可以开始练一个新的类型了。第二个就是Render,为项目做渲染图------想象一下房产中介给你的那些购房小册子,封面上的那个楼盘的3D图就是了。总体来说还是很清晰明了的。而所需的技能上面也提到了,关键是信息的提取和理解,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设计之中。换句话说,好的设计师应该什么都得懂,尽管不需要精通,但他应该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到自己的设计中去。说的严肃一些:是理性与美学的结合。

好了,这一期内容比较多,而且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总体来说比较细且杂,因此我们也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来构思如何简单明了的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还是那句话,请各位大佬小佬多多转发,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也让我们开心开心。下一期我们会主要讲一下设计师倾听的对象,也就是各类专业咨询公司和相关人员,对细分专业做一个大致的梳理。

我们是Hofly Group, 下期见~

bottom of page